《樂府意向》讓觀眾在民樂中思索 |
春風尚蕭條,去故來入新,苦心非一朝。折楊柳,愁思滿腹中,歷亂不可數……日前,由中華文化促進會主辦的《樂府·意象》大型室內音樂會在北京音樂廳精彩上演,一首首別具韻味的樂府詩伴著箏、笛、塤等傳統清雅的樂聲,讓首都觀眾感受到一縷清新淡雅的民樂之風。在民樂逐漸被流行音樂和西方音樂擠占的聽眾空間裡,引人思考如何讓中國的民樂找到自己的位置,如何保存民樂莊嚴、自由、獨立的精神,是這場音樂會的真正意義和價值所在。中華文化促進會秘書長張玉文說。
本次音樂會雖然所有曲目均以漢晉時期的樂府詩詞為主題,但音樂上並不是對樂府詩歌曲調的復原,因為漢樂府的曲調已經失傳,流傳至今的樂府詩歌都是有詞無曲。對此,音樂會演奏曲目《遠遊篇》的作曲、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主任唐建平表示,現在所能做到的就是竭力挖掘樂府詩歌的文脈與韻律,然後結合現代作曲技法和藝術手法去回溯傳統,體驗和回味漢風古韻。音樂會的核心樂器是古箏,古箏既有打擊樂的通亮激越,又有弦樂的婉轉悠揚,在漢魏時期宮廷樂隊中占有重要地位。參與本次音樂會演出的著名古箏演奏傢周望感言:音樂會非常獨特,能帶領觀眾去追尋古人足跡,尋找在秦漢時期的文化軌跡。我在音樂會上演奏的《西門行》這個作品,在節奏和定弦上都比較傳統,生動表現出古人秉燭夜遊、感嘆人生短促的情懷。
提及音樂會的別樣風韻,張玉文說,在演出過程中,演員上下臺、拿取樂器的動作都講究慢與穩,每個節目演奏完之後演員要向臺下觀眾行揖禮,演員的服飾也都是運用漢代元素設計而成,所有這些都是想營造出一種莊嚴與穩重的禮樂氛圍。兩個多小時的時間裡,現場觀眾被這臺音樂會的魅力所折服,直到音樂會結束,很多觀眾還沉浸在優美的旋律中。 |
- Aug 28 Wed 2013 11:09
《樂府意向》讓觀眾在民樂中思索
close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